2023-07-26 09:50:24 來源: 許昌日報 作者: 趙春青
我要分享:
□趙春青
探索夏文化,首先遇到的是夏朝的年代問題。中國有明確歷史紀年的是周召共和元年,即公元前841年。此前的年代,缺乏明確的記載,夏代究竟從何年開始,又到何年結(jié)束,眾說紛紜,莫衷一是。其中,在考古學界流傳廣泛的是夏文化始于公元前20世紀、21世紀或22世紀。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的是夏朝的年代框架為公元前2070年~公元前1600年。
根據(jù)這份年表,夏代的始年是公元前2070年,夏、商分界是公元前1600年。目前,支持這一分期的證據(jù)是河南龍山文化(登封王城崗遺址)、新砦期(新密新砦遺址)和二里頭文化(偃師二里頭遺址)。
關(guān)于二里頭文化的年代上限,夏鼐先生曾經(jīng)指出是在公元前1900年~公元前1500年,但測年數(shù)據(jù)來源不明;中國考古學會理事長王巍指出是公元前1750~公元前1550年,李伯謙和許宏先生也持這種觀點。因此,二里頭文化第一期始自公元前1750年,在夏商周斷代工程結(jié)束之后,已經(jīng)成為考古界的普遍意見。
新砦期,從河南新密新砦遺址的分期上,已經(jīng)多次證實龍山文化在下、新砦期居中、二里頭文化在上的地層疊壓關(guān)系,可以說,已經(jīng)具有充足的地層學依據(jù)。夏商周斷代工程公布新砦期的測年數(shù)據(jù)后,我們分為前后兩段,而且,這兩段合起來處于公元前1850~公元前1750年。如此,與二里頭文化第一期的年代為公元前1750年就銜接起來了。
張國碩先生主張最早的夏文化是新砦文化,而不是二里頭文化,也不是河南龍山文化。鄒衡、李維明等主張二里頭文化就是夏文化,早于二里頭文化的新砦期和河南龍山文化晚期,不是夏文化?,F(xiàn)在已經(jīng)測出二里頭文化一期的年代上限為公元前1750年,距文獻記載的年代明顯晚許多,很明顯,二里頭文化的上限肯定不是夏文化的上限。
我們同意李伯謙先生的觀點,即夏文化包括二里頭文化、新砦和河南龍山文化晚期。具體來說,二里頭文化第1期~4期的年代是公元前1750~公元前1600年;新砦期是公元前1850~公元前1750年,河南龍山文化晚期是公元前2070~公元前1800年。北京大學的孫慶偉指出,二里頭遺址是夏代都城遺址,二里頭文化毋寧說是夏都文化。其中,不僅有夏文化,還有與之同時期的別的文化。奇怪的是,他否認新砦期的存在,認為要到禹州境內(nèi)尋找夏禹的文化遺跡。
新砦遺址出土的網(wǎng)格紋鼎
編輯:龔政明 校對:杜鵬勃
責編:楊偉峰 終審:李春霞
責任編輯: 龔政明
附件:
許昌日報客戶端(Android版)
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
許昌日報客戶端(iPhone版)
請使用手機瀏覽器掃描
許昌日報社 版權(quán)所有 未經(jīng)允許 請勿轉(zhuǎn)載
地址:許昌市龍興路報業(yè)大廈 郵編:461000 豫ICP備:05010577號 經(jīng)營許可證編號:豫B2-20180241 業(yè)務電話:0374-4399669 值班電話:0374-4399669 郵箱:cn.21xc@foxmail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