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:
文化自信,是更基礎、更廣泛、更深厚的自信。在5000多年文明發(fā)展中孕育的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,在黨和人民偉大斗爭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,積淀著中華民族最深層的精神追求,代表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。
——2016年7月1日,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(chǎn)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
——2016年11月30日,習近平在中國文聯(lián)十大、中國作協(xié)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
——2020年9月8日,習近平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的講話
堅定文化自信,離不開對中華民族歷史的認知和運用。歷史是一面鏡子,從歷史中,我們能夠更好看清世界、參透生活、認識自己;歷史也是一位智者,同歷史對話,我們能夠更好認識過去、把握當下、面向未來。
——2016年11月30日,習近平在中國文聯(lián)十大、中國作協(xié)九大開幕式上的講話
——2019年8月19日,習近平在敦煌研究院座談時的講話
——2019年9月27日,習近平在全國民族團結(jié)進步表彰大會上的講話
——2019年12月19日,習近平視察澳門特別行政區(qū)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時強調(diào)
“求木之長者,必固其根本;欲流之遠者,必浚其泉源?!敝腥A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是中華民族的精神命脈,是涵養(yǎng)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源泉,也是我們在世界文化激蕩中站穩(wěn)腳跟的堅實根基。增強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,是堅定道路自信、理論自信、制度自信的題中應有之義。
——2014年10月15日,習近平在文藝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
——2015年11月3日,習近平會見第二屆“讀懂中國”國際會議外方代表時強調(diào)
——2016年5月17日,習近平在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
責任編輯: 連甲
附件:
網(wǎng)友評論